马克龙是真的要死扛到底了!12月13日,小马哥任命他的盟友、73岁的中间派领导人弗朗索瓦·贝鲁担任新总理,接替被不信任动议赶下台的前总理巴尼耶。从好的方面说,马克龙在直面压力,硬扛左翼联盟和极右翼的夹击;从坏的方面说,小马哥已经摆烂了,因为贝鲁上台无助于局势的改善,还可能把中右翼也推到政府的对立面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还要从法国的政治光谱和政治结构说起。我们如果把法国的政治光谱看成是一条直线,最左边的代表人物是梅朗雄,他是法国不屈党的领导人,最右边是勒庞,她是国民联盟的领导人。这两派的观点和政策虽然水火不容,但都比较极端和激进,所以一般称他们为极左翼和极右翼。而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站在中间的位置。俗称中间派。有些党派立场偏左或偏右,但性子比较温和不太极端的,被统称为中左翼或中右翼。比如中左翼的社会党和中右翼的共和党就是其中的代表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中左翼和中右翼都是法国政治的主流。但在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政后期,极右翼突然兴起,勒庞的名字开始让整个欧洲都感到恐惧。与此对应的,是极左翼和中间派的势力也开始壮大,而传统的中左翼和中右翼选民流失严重,沦落为陪跑的小角色。这是因为欧洲的发展越来越受挫,社会资源分配失衡和外来移民的冲击加剧了极端化的进程。换句话说,法国选民的极端化,才导致了党派极端化。而今年国民议会的选举结果正好反映了这一现实。法国国民议会共有577个席次,其中左翼联盟获得182个议席,位居第一;执政的中间派获得163个议席,排名第二;极右翼国民联盟拿到143个议席,排名第三。但推动议案通过至少需要289席的支持,三足鼎立的情况下,谁都没办法独自成事,必须要找另一方合作才行。当时很多人都认为,马克龙会找左翼联盟合作。因为双方在选举时为了压制勒庞,玩了一把战术投票,这才把极右翼摁在第三位。而法国的传统是任命多数党人士当总理,让左翼联盟的人上台可谓合情合理。但马克龙担心左翼上台会让自己失去对政府的控制权,所以违反传统选择了巴尼耶。这是因为巴尼耶出身中右翼, 并且与极右翼关系良好,得到了勒庞的默许。有一说一,如果小马哥一直和极右翼合作,虽然有些没面子,倒也不至于让事情陷入僵局。但他又玩了一个骚操作,就是一边和极右翼合作,一边指使法院起诉勒庞挪用欧盟补贴款,试图让对方无法参选下任总统。勒庞也是个狠角色,哪能咽得下这口气?她在上个月与左翼联盟合作,把巴尼耶赶下台。算是回以颜色,给了马克龙一个好看。也就是说,马克龙现在与左翼联盟和极右翼都翻了脸,除非他向一方让步,否则解决不了问题。而选择贝鲁当总理,与选择巴尼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贝鲁比巴尼耶要年轻一些,但年轻的程度非常有限。巴尼耶出生于1951年1月9日,是个固执但谨慎的摩羯男。而贝鲁是1951年5月25日生人,属于多才多艺,但个人情绪化比较严重的双子座。现在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,为什么47岁的马克龙,会选两个73岁的政客当总理呢?很简单,因为年纪更大的不肯上台出丑。据法兰西24频道的报道,马克龙本来想任命中右翼政治家、78岁的前外长让·伊夫·勒德里昂当总理。结果勒德里昂以自己年近八旬、精力不济为理由拒绝了。其实人家心里明白,以现在的情形,这个总理很难干的长久,自己就算拉下脸面在国会周旋,估计也会和巴尼耶一个下场。巴尼耶好歹还当了三个月的总理,自己如果一两个月就被赶下台,岂不是沦为全欧洲的笑柄,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?何况马克龙推举一众老政客当总理,本身也没安好心。因为左翼联盟和极右翼现在有同盟之势,中间派或中右翼不管谁当总理,都会被赶下台。小马哥以总理位置为诱铒,不过是玩愿者上勾的把戏,拿一众有声望的老前辈当耗材而已。那贝鲁为什么肯接盘呢?一是贝鲁领导的民主联盟与马克龙的复兴党同属中间派,在政治光谱上位置相近,所以在2017年就结成了同盟关系,可谓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其次,贝鲁不是那种庸庸碌碌,混吃等死的普通政客,而是个有理想、有思路、还追求进步的政治家。并且,他还是个有品牌效应的政治家!贝鲁曾在2002年、2007年和2012年三度参选法国总统,在2007年的第一轮投票中还曾排名第三,成为左右最终选举结果的“第三者”。在马克龙横空出世之前,贝鲁就是中间派的代表人物,绝大多数的法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。但贝鲁与极左翼的梅朗雄一样,虽然名满法兰西,却一直没有执政的机会。眼看自己已是73岁高龄,再选总统已无可能。选择在退出政坛前当一次总理,刷刷履历过过瘾,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那贝鲁总理能解决法国的政治困境吗?很难!巴尼耶下台的原因,是左翼联盟和极右翼联合阻止他的新年预算法案。巴尼耶试图强行推动法案未果,这才让左翼联盟和极右翼找到借口、将他赶下台。而贝鲁当总理对局势并无助益,还会招致中右翼的反对。因为中右翼的领导人、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视贝鲁为心头大患,恨不能将他关进巴士底狱,直到骨头都烂掉为止。熟悉法国政治的都知道,萨科齐的身份非同寻常,他虽然在卸任后有刑事定罪,但仍在中右翼占据主导地位。而他和贝鲁的恩怨情仇,还要从一件陈年旧事说起。贝鲁在2007年参加法国总统大选时,主要的竞争对手有两位,一位是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,另一位是社会党人罗雅尔。选举的结果是萨科齐获胜,但贝鲁喷人的本领太强了。他在选举阶段骂得萨科齐心态崩溃,几乎要找他拼命。顾忌到当选总统的身份和社会观感,萨科齐只能咽下这口恶气。但2012年的总统大选,这两个人又聚头了。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贝鲁超常发挥,一直怦击萨科齐腐败无能、以权谋私,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。结果萨科齐连任失败不说,还在下台后因贪腐问题被搜查和拘留,差点身陷囹圄,只能通过政治交易脱身。虽说总统大位最后被奥朗德夺走,贝鲁本人并没捞到好处,但萨科齐把他当成了头号仇敌。在马克龙寻找新总理的阶段,萨科齐还亲自跑到爱丽舍宫与马克龙举行会谈。而谈话的内容只有一个:就是除了贝鲁以外,他可以接受任何人当总理。可以预见,在萨科齐扯后腿的情况下,中右翼能给贝鲁的支持十分有限,他只能和中间派抱团取暖。此外,贝鲁的性格比较情绪化,有时候还比较急躁,这可能也不利于他和其它派系沟通。在马克龙的任命宣布后,很多法国媒体就开始炒作22年前的一件往事。当时贝鲁刚刚报名参加总统竞选,民众对他并不熟悉。有个小孩趁他上街不注意的时候,试图偷他的钱包。结果贝鲁勃然大怒,他当场扇了小孩几个耳光,还踢了孩子一脚,但这个场景正好被一旁的记者拍到了。一时间,贝鲁声名狼籍,拿到的选票还不足7%,在第一轮选举就被淘汰。现在左翼人士纷纷拿这件事情取笑贝鲁,有人放话说:贝鲁先生的政治路线没有赢得立法选举,换人是徒劳的希望。还有人猜测贝鲁之后会由谁会接任,目前的热门人选是马克龙的铁粉、防长塞巴斯蒂安·勒科尔努,以及前总理伯纳德·卡泽纳夫。 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